您当前的位置 :主页 > 资讯 >

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当何为?

2023-09-07 11:48:23 来源:中国金融新闻网

  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愿景,为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指引和遵循。近日,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(以下简称“服贸会”)金融服务专题活动期间举行的2023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,多家金融机构相关负责人结合实践,围绕金融如何高质量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分享。

  绿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,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。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伟武表示,金融机构要紧跟国家绿色转型的步伐,做好金融资源绿色化配置,不断加大对新能源行业建设、绿色产业发展、传统产业低碳转型等领域的支持力度。在绿色投融资方面,6月末,工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突破5万亿元,总量和增量均领跑同业。绿色债券发行承销投资规模保持领先,境内绿色债券承销金额超400亿元。

 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于科技现代化,而科技现代化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滴灌。“科技与金融的发展相辅相成。”在交通银行副行长郝成看来,一方面,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,支持科技创新是金融的职责使命;另一方面,科技创新推动了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创新,强化了金融机构的数据分析和风险管控能力,加速了金融全球化。

  当前,科技型企业贷款持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6月末,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.5万亿元,同比增长41.5%,连续3年保持30%以上的较高增速;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.36万亿元,同比增长25.1%,连续3年保持25%以上的较高增速。郝成表示,科技金融通过一系列金融工具、政策制度的系统性和创新性安排,促进科技开发、成果转化和新技术产业发展,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。

  在推进科创金融和数字化转型方面,张伟武建议,金融机构一方面要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,助力关键核心领域的技术攻关;另一方面要深化自身的数字化转型,以数字化建设提升自身的经营和风控水平。

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,农业是基础,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,同时还要带动数亿农民迈向共同富裕。在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刘洪看来,金融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不可少的要素,要充分立足“大国小农”的国情农情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,找准关键领域、加快模式创新,着力探索金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路径。

 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是破解农业技术“卡脖子”问题的现实需求,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、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选择。刘洪表示,要发挥好金融的“桥梁”作用,助力涉农“产业—科技—金融”良性循环。未来,中国农业银行将进一步围绕涉农科技金融存在的堵点和难点问题,强化金融在涉农科技与产业间的桥梁作用,构建适应涉农科技企业的全生命周期的融资体系。

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,需要现代化保险。作为经济“减震器”和社会“稳定器”,保险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委员、寿险公司党委书记利明光表示,保险企业要充分发挥保险功能作用,从经济补偿、社会治理、资金融通、财富管理等方面持续发力,把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,支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服务推进高水平科技自强自立、区域协调发展、实现共同富裕,以及强化保障粮食、能源和重要资源、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责任,作为谋划工作的发力点,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在服务国家大局中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,塑造新动能新优势。(本报记者 马玲

版权声明:
·凡注明来源为“金融快报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、音视频、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,版权均属金融快报所有。未经本网书面授权,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、转载或建立镜像。
·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
关于本站 | 广告服务 | 免责申明 | 招聘信息 | 联系我们
金融快报 版权所有 Copyright(C)2005-2016 投稿邮箱:news123456789@163.com